林地如何区分
2024-12-27 11:42:57
阅读量:0
林地的区分主要依据其生态特征、郁闭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是否用于林业生产等因素。以下是林地的分类和区分要点:
林地分类:
有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0.067公顷。
郁闭度0.20以上。
附着有森林植被,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疏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0.067公顷。
郁闭度在0.10-0.19之间。
附着有乔木树种。
灌木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0.067公顷。
覆盖度在30%以上。
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
未成林造林地
种植后尚未郁闭成林的林地。
苗圃地
用于林木、花卉育苗的土地,不包括种子、种条生产用地及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无立木林地
无树木生长的土地。
宜林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辅助生产林地
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地与非林地的区分:
林地:
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
非林地:
不具备森林生态系统特征的地区,如城镇用地、农业用地、草地、沙漠和裸地。
林地用途区分:
防护林地: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
用材林地:用于生产木材。
经济林地:用于生产经济植物,如茶、桑、水果等。
薪炭林地:用于生产薪材。
特种用途林地:用于特定目的,如科研、教育等。
林地界定要点:
郁闭度:一般要求达到10%以上。
土地利用类型: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时间发布的资料,以最新的发布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