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外盘和内盘是什么意思(一镜到底的技术分析)

学xi炒股技术,了解技术指标,几乎是我们前进路上必经的过程。软件中的各类技术指标多如牛毛,下面只对一个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让大家感觉到可能颠覆你常规认知的技术分析,而不再出现对于技术分析有二极分化的观点,要么特别迷恋;要么嗤之以鼻。
只有经过客观理性的分析,看透事物最底层的逻辑和本质,你才能明白技术分析的真谛,会用和擅长应用技术分析。
一、内外盘的定义
1、内盘:主动性卖盘,表示以买入价成交的股数,持股的投资者主动以等于或是低于买一、买二、买三、买四、买五的价格卖出手中持有的股份,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
例如,当前有买一的价格为10元,如果此时卖方担心股价继续下跌,看到有人挂出买单,主动出低价格,如以9.95的价格卖出,以卖方的价格成交,计入内盘,主动性卖出表示对股市后续发展看跌。
2、外盘:主动性买盘,表示以卖出价成交的股数,场外的投资者主动以等于或是高于卖一、卖二、卖三、卖四、卖五的价格买入股票,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
例如当前买一的价格为20元,卖一的价格为20.5元,如果此时投资者担心股价会上涨,买方则会直接以20.5的价格委托买入,直接以卖方的价格成交,计入外盘,主动性买入表示看好后市的发展。
通俗地讲,内盘也叫卖盘,用绿色表示,代表卖方占优势;外盘也叫买盘,用红色表示,代表买方占优势。
在知道了常规概念之后,学到了对于技术指标的应用经验:
⑴、外盘大于内盘,量价齐升,看涨;
⑵、内盘大于外盘,放量下跌,离场;
我们从字面上能够完全理解这种量价关系,但当你在实盘中以此作为交易的辅助依据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个股的外盘大于内盘,但股价下跌;反之,内盘大于外盘时,股份上涨。
这是因为我们过于急切地想赚钱,只学到了点滴,就迫切地拿去应用。我们随手能查到的内外盘口诀至少有六句,你只看了二句就去用,怎么可能这么简单。股市进化到了现在,轻而易举学到的东西可能是真,更可能是假象,成为被主力资金利用后收割小白的工具之一。
全面的口诀如下:
(1)上有盖板,而出现大量隐形外盘,股价不跌,为大幅上涨的先兆。
(2)下有托板,而出现大量隐形内盘,为庄家出货迹象。
(3)外盘大于内盘,股价不上涨,警惕庄家出货。
(4)内盘大于外盘,价跌量增,连续第二天,是明眼人最后一次出货的机会。
(5)内外盘都较小,股价轻微上涨,是庄家锁定筹码。轻轻地托着股价上走的时候。
(6)外盘大于内盘,股价仍上升,看高一线。
(7)内盘大于外盘,股价不跌或反有微升,可能有庄家进场
这其实算是盘口技术的主要内容,因为篇幅原因,不再逐一列举例子,给大家展示什么是盖板和托板。一看就明白了。
但是,虽然把口诀全看完了,也理解了,你认为你真的懂技术分析了,你会正确地运用技术分析的结论了吗?
答案是未必,或许你看到的仍在表象层面。
二、不一样的技术分析
任何股价上涨都是由资金向上买入吃掉卖出盘从而推高股价。有人会认为只要股票买入盘大于卖出盘,在盘面上就是外盘大于内盘,股价就会涨。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我们理清楚:比如股票现价是5元,我要买5000万股,但我只会在卖一价是4.7元或以下时主动买入,没有跌到4.7元就不买,而4.7元以下的筹码可以全部吃进,如果收盘价是4.6元,我的5000万股全部成交了。那么今天在盘面上的体现就是外盘大于内盘,主动性买入强于主动性卖出。可股价上涨了吗?
再比如股价还是5元,我看好后市,急于买入5000万股,只要盘面上出现卖盘,不管价格多高,我都扫货买入,直到买足为止。那么,今天在我5000万股买盘向上扫货,股价肯定大涨。同样是主动性买入5000万股,因为是否急于成交,结果大不相同。一个是跌,一个是大涨。不着急和关键分别代表意愿不强烈和强烈。
任何股价的下跌都是由持筹者向下抛售吃掉买入盘,从而把股价砸下去。交易结构来自于投资者对股票的分析结论以及进而产生的交易行为。
然而,投资者对股票的分析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
绝大多数投资者会因股价正在上涨而看涨,因股价正在下跌而看跌。持币者对后市看涨的交易行为就是买进;持筹者对后市看涨的交易行为就是不卖。
卖出抛售都是股价正在下跌,感觉股价上涨势头终结或者后市会沿着下跌势头而选择卖出。持筹者对后市看跌的交易行为就是卖出。持币者看跌的交易行为就是不买。
未来股价的涨跌取决于未来股票的交易结构。未来的交易结构和当前的交易结构确定性高低有很大关联。
当天交易结构确定性高,未来延续当前交易结构的概率就高。当前确定性高的交易结构就是一致性看涨或看跌的交易结构。一致性看涨的交易结构在盘面上体现为缩量大涨,即场内外的投资者对后市看涨,持币者就是买入,持筹者就是惜售。
这种买的多卖的少的交易结构在盘面上的体现是成交量不可能放大,只能是缩量。同理,一致性看跌的交易结构在盘面上体现为缩量大跌。即场内外投资者都对后市看跌,持币者不买,持筹者卖出,这种卖的多买的少的交易结构在盘面上的体现是成交量也不可能放大,只能是缩量。
如果是放量上涨或放量下跌,是不是代表着交易结构确定性不高呢?
像这种交易结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股票在一天内不可能一直涨,也不可能一直跌,而是有涨有跌的波动,才构成当天的盘面走势。比如放量上涨的K线,我们看它的分时图,如果绝大部分的量都集中在下跌过程中,而上涨过程中是缩量的。那么下跌放量就证明市场对于股价的下跌没得到持币者认可而出现了分歧。
上涨缩量则代表市场对于股价的上涨得到场内外投资者的一致性认可。放量上涨的阳线就代表交易结构是买入意愿强于卖出意愿,具体到分时细节,股价在下跌时市场出现了分歧,而在股价上涨时场内外投资者一致性交易行为就可以认定,虽然是放量上涨的阳线,但因下跌过程中量放大,市场对股价的下跌出现分歧,对股价的上涨则是一致性看涨的交易行为。这根放量上涨的阳线就是一致性看涨交易结构,确定性很高,后市股价上涨概率大。
如果这根放量上涨的阳线,量集中在上涨过程中产生放大的,也就是说在上涨的过程中买入和卖出的都很多,因此放量。代表市场对于股价的上涨没有得到大部分持筹者认可而出现分歧,则当前的买入意愿强于卖出意愿的交易结构确定性不高,也就代表未来延续当前交易结构的概率较小,下跌概率大。反之,放量下跌也同理。
所以我们买入的股票选择缩量上涨或者在下跌过种中量能放大出现分歧,上涨过程中量能缩小一致性看涨放量的股票。
另外,是不是只要知道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分析结论,就能知道绝大多数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呢?
分析结论不等于交易行为,其中还有投资者的状态。
投资者状态可分为交易状态和不可交易状态。可交易状态是投资者处于微亏、微盈、大幅盈利随时可交易的时候。不可交易状态是大幅深度套牢不可交易的时候。那么,这种投资者可交易和不可交易状态与交易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股价连续大跌必然导致大部分投资者深度套牢,属于不可交易的状态,这部分投资者虽然对后市还是看跌,但因深度套牢处于不可交易的状态导致场内惜售不卖,然而,买入意愿不变,但因场内深度套牢不可交易状态惜售卖出意愿减少引发了买入意愿强于卖出意愿的交易结构,导致股价反弹上涨。我们说这种上涨是由于场内外多数投资者看涨的分析结构所引发的买入意愿强于卖出意愿的交易结构吗?
当然不是,是由于场内外投资者一致性看跌,但因场内多数投资者因深度套牢属于不可交易的状态才不得不导致场内惜售不卖,从而引发了买入意愿强于卖出意愿的交易结构导致股价反弹上涨,这也是股票在下跌趋势中必然会出现反弹上涨的原因。

以此票为例,股价从最高的53元下跌了20%多,出现了一个中阳线,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或题材利好,对于这样的阳线不要心存幻想,认为反包了,且阳线的量能较大,有持续反弹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去关注类似的“机会”,说明你的认知还非常浅薄,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举一个可交易状态的例子,比如股价连续大涨,场内多数投资者大幅获利,可处于随时可交易的状态,因股价连续大涨,场内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也给这些场内获利盘的投资者做空制造了条件,只要股价滞涨,场内多数投资者的获利盘出于止盈,让利润落袋为安的心理,卖出意愿必然增强,因股价连续大涨,场外多数投资者觉得股价已很高,此时买入成本太高成为抑制场外买入意愿。因为多数投资者有买在低位的偏好,在这种卖出意愿强而买入意愿弱的情况下,股价必然会下跌,那此时这种下跌是由场内外多数投资者看空的分析结论而引发的卖出意愿强于买入意愿的交易结构而下跌的吗?
不是。在场内外多数投资者是一致性的看涨分析结论下,但因多数投资者可交易的状态才不得不引发的在一致性看涨的分析结论下造成卖出意愿强于买入意愿的交易结构从而导致股价下跌的。

一轮趋势上涨后接近翻倍,涨幅巨大,场内的获利盘基本处于可交易状态,而场外的持币者买入意愿大幅下降,虽然总体仍然看涨,博弈双方的实际心理变化体现在了交易行为上,在所谓的“高处”三个交易日内没有创新高,说明博弈达到了临界点,最终股价支持不住,获利盘蜂拥而出。
三、总结
以上分析都是基于股价涨跌令多数投资者产生相应的分析结论,而成交量用来验证多数投资者的分析结论是否产生相应的交易行为,再结合投资者的交易状态,分析判断多数投资者未来交易行为。这背后都是对多空双方意愿强烈与否的对比分析与判断。
市面上流行的技术分析都是基于各种股票形态、指标、图线来分析的。股价的涨跌会是哪个指标或形态在起作用吗?
任何技术指标都是基于股价涨跌的结果套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连成线的,即各种指标都是股价涨跌结果计算出来的,而不是涨跌的原因。如果用某个后市看涨的指标图形去深入探寻这个形态出现后股价为什么会涨,根本得不到知其所以然令人释惑的结果。本质不仅仅指标具有很大的滞后性,最主要的是让投资者容易犯以果为因的严重逻辑错误,可归为马后炮的大范畴之内。
任何技术分析的方法如果不能在逻辑上有依有据,详细了解几遍就很清晰明了的,都是错误的,甚至故弄玄虚的方法。
真正的技术分析都是要经得起逻辑推敲检验的,特别是在人性博弈方面的强大的洞察和判断能力是技术分析的主要内核,而不是通过各种划线(比如趋势线、箱体线等)来预测后面的走势。
- 本文分类:百科知识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10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3-20 14:56:13
- 本文链接:https://m.3dyc.net/baike/2MoA0Z5re4.html